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文明论坛
文明城市创建不在“小损”上失守
发表时间: 2016-06-15 来源:任丘市文明办  
字体:[][][]
[打印] [关闭]
  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,人民是城市的主人。人民的文明素质决定着城市文明的程度与水平。 

  在文明城市建设中,有些不文明习惯正在有意或无意地与文明创建较劲。譬如,有些人吃完的水果皮、雪糕纸等本应投放在就近垃圾桶中,却随意一扔,离文明就差一步;有些人如厕不冲水,提裤就走,离文明就差一按(水门);有些吃完快餐,杯盘狼藉、残渣余物,拔脚走人,离文明就差一倒(泔水桶);有些人踩了他人鞋脚,若无其事,拒不道歉,离文明就差一句;有些司机过往斑马线遇有行人,不减速、不让行,离文明就差一脚(刹车);有些人不看信号抢红灯,险情迭出,离文明就差一秒;有些人因排队散乱起纠纷,甚至大打出手,离文明就差一让……就“一”而言,不算大事。然而,把所有这些“一”叠加起来,将会窥见一种多么不文明的乱象! 

  遗憾的是,当有人出面指出这些不良做法时,当事者竟大言不惭地说:“这算什么?我习惯了!” 

  问题正在于这个“习惯”。“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。”过去贫穷落后时,随地吐痰、乱抛乱倒、随意穿行马路、公共场所吸烟、街头袒胸露背,等等,倒也情有可原,于是习惯成为自然。现在,生活环境、物质条件极大改善提升了,现代化生存理念要求文明素养必须有一个相应提高,这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。然而,有些人住着高楼大厦,衣着光鲜华美,开着豪车代步,却依然习惯着国骂,不懂温良谦恭,任意临窗抛物,街头酗酒斗殴等,并以“习惯”搅理纠缠,恐怕暴露出来的不只是土鳖习气,更重要的是袒现了文明素养的低下与丑陋。 

  为人在小节上不注意,大节上肯定失守。万不要以“习惯”掩饰陋习,也不能让“习惯”拆污了人性和人生。 

  积以成习,固然难改,但并不是不可改变。众所周知,世界上最文明的城市新加坡,对一些不文明行为会处以高额罚款,如随地吐痰、乱扔垃圾、随意涂鸦等罚款1000新币(约合人民币5000元),有些严重不文明行为还会被处以鞭刑。如此以来,不仅本地人严格自律,就是一些自称“习惯了”的游客,一旦踏上人家国土,立马也改掉习惯,按照规定去做了。这至少说明,教育不是万能的,离开必要的法规惩治,有些人就会拿着文明当儿戏。 

  听朋友说,新加坡街道上种着许多木瓜树。木瓜成熟季节,树上挂着成串木瓜,但没有一个行人采摘,遂成城市一景。而笔者所住城市,为了绿化在马路两旁种了一些山楂树、海棠树,每年未等果实成熟,早就被人捋了个乱七八糟。这无疑就不是“习惯”二字所能模糊的了。 

  就文明素养而言,教育虽非万能,但离开教育万万不能。且不说我国作为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,礼义廉耻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核,“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做,外户而不闭”的文明景象也为世人称道。目前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道德文明教育,正是赓续优秀传统文化、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必修课。一切以环境、条件、习惯等为借口的不文明现象,在为人应有的核心价值观面前,都是苍白无力的。故而,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与措施,理直气壮地抓好文明建设,并辅以严格的法规治理,藉以全面提升国民文明素质,已经成为当今文明城市建设之急务。 

  “毋以小益而不修,毋以小损而不防。”“一步”、“一脚”、“一句”等看是“小事”,但与“大事”密切关联。小事乃大事基石,大事属小事升华。小事不从严,文明难实现。欲要与文明同行,或说就是不为不文明行径让人背后戳脊梁骨,还是不要以“习惯”为遁词,力修“小益”为大德,尽绝“小损”为文明。长此以往,做人就离高尚纯粹、文明道德不远,文明城市建设也就具有了坚实根基。(稿件来源:河北文明网) 



责任编辑:吕娜
  相关报道
• 市供电公司:“文明出行志愿活动”在行动 2016-06-06 14:53:00
• 我市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培训会议 2016-06-03 14:06:00
• 文安县创建文明城市考察团到我市考察学习 2016-05-30 15:50:00
• 河北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培训会议在我市召开 2016-05-13 14:34:00
河北省任丘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